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母嬰同床

(from iStockphoto)

WHO建議母嬰同室不同床,明言警告同床會提高嬰兒猝死率。正因如此,PTT菁英對母嬰同床者都不甚友善;例如遇母乳媽媽訴苦時,若有網友推文建議「可以嘗試同床躺餵,媽媽也可補眠」,就會招來菁英留言撻伐:

「你要同床躺餵是你的事,我絕不會讓我孩子身陷險境。」

我從孕前就做功課,一直是站在「包容同床躺餵」這邊的——對,「包容」,就是其實我也有一些菁英思想,覺得自己應該會儘量避免同床吧……

結果我產後第一天就破功了。親餵母乳時,我立刻睡著(連坐著搖籃式哺乳都能睡……)。還記得我之前那篇溫柔生產紀實寫了我產前近兩天未閤眼嗎……

在母乳親善的醫療院所裡,他們完全沒有在避免母嬰同床這種事。若你餵到睡著,他們還會誇你好棒,代表你的哺乳姿勢正確而舒適。

其實,研究顯示:全面或主要以母乳親餵(胸餵、非瓶餵)的嬰兒,有較高的「避免自己猝死」的能力。同床的確比較危險,但躺餵母乳的嬰兒避險能力較高,所以一降一升大約可打平。

要確保安全,母嬰同床躺餵有些條件,包括母親須不菸不酒、沒有精神心理疾病、沒有服用助眠藥物等。嬰兒則不宜使用包巾,因為包巾會降低其反應能力。所以我無福嘗試蝶形包巾這種夢幻逸品——反正我寶寶夜間本就是十小時長睡眠(但中間須半夢半醒喝兩次奶,我也是邊餵邊睡),躺在旁邊的媽媽也跟著睡飽飽,所以我寶寶在出月中後就沒用過包巾了。

關於母嬰同床躺餵,有些育兒文章要求床上不可有任何被子;但這太難實踐了,尤其是冬天。所以另外有文章寫的是「被子須輕薄,且不可置於嬰兒臉部周圍」。

同床代表嬰兒須睡在大人床上;然而大人床沒有邊欄,嬰兒有從床邊墜落的風險。例如九坪醫生夫婦的育嬰日誌中就提過寶寶曾意外墜落一次,導致母嬰兩人抱著一起痛哭的景象。我家似乎也差點發生意外——有回午睡,我在嬰兒的呼喚聲中醒來,驚見他小小身子就坐落在床緣,再一踢就要墜下!(寶寶腿很有力,靠著腿蹬床墊就能遊遍整張大床。)他身邊沒有任何阻礙物導致他不舒服,所以我不知道他為何選擇唉唉叫把我喚醒(難不成這就是傳說中的防猝死高能力?(誤))。總之我趕緊把他撈回來,並重新調整嬰兒床邊床的位置,還在大床邊的地板上多鋪了幾袋尿布,以求降低風險與傷害。

為何我敢生小孩?這要歸因於強者我朋友一打二,還表示「育嬰很簡單」(其實她不是這麼說的,但我這麼翻譯XD)。有了寶寶後,發現我寶寶不能像她的一樣一滿月就能訓練到固定四小時親餵一次,而是在白日頻繁討奶,覺得有些煩惱。後來發現我寶寶這種特殊的夜間長睡眠,也讓我過得不致太累,母嬰倆算是搭配得不錯。總之人各有命,富貴在天XD,奧義是須想辦法讓自己過得隨便些。例如我還曾經直接用生水泡配方奶XD——但我的隨便都是有做過功課的喔(真的有找到文章說可用生水泡奶;而且我住台北,家中自來水水質有送驗)。就像孕期曾在產檢時被說胎盤過低、不宜運動,我就另外找了烏恩慈醫師,拿到可以繼續練舞的許可;否則整個孕期不能跳舞必會把我逼到抑鬱啊。

其實我在孕前就做好了得產後憂鬱症的準備,畢竟它是受荷爾蒙影響,又見統計顯示單親媽媽得產後憂鬱症的比例高於雙親;而且我意外發現身邊一些正向陽光的媽媽朋友都透露她們其實經歷過產後憂鬱。產後,我便一天一天的觀察我的憂鬱症什麼時候會來;爾後發現自己在每個挫折的瞬間,都把它當成遊戲任務關卡——是遊戲設計引導我至此,而不是我自己失職(雖然像藉口但真的很有用)。漸漸的,我瞭解自己應該沒有產後憂鬱的風險了。

但最重要的,還是有親友的支持;例如讀完這篇文章的你們。雖然養嬰兒不能像遊戲一般隨時退出(魷魚遊戲也無法啊XD),但我覺得它真的是「辦得到」、且極富情感樂趣的事。希望我最近的文章,除了給同是為人父母的朋友品嘗同樂外,也能給尚未育兒的朋友們一點靈感——雖然我目前也只是超級新手。

2 則留言:

  1. 接連看了好幾篇您的文章,覺得您的想法還有敘述方式好有趣~
    (透過您的文章,彷彿多認識了一個人 XDD)

    想請問您是否還保留關於溫柔生產的研究資料?
    方便的話是否可以提供呢? 我的e-mail: mag81715@gmail.com
    之前曾經看過溫柔生產的影片,我也想多了解這方面的資訊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歡迎你!我並沒有記錄參考文獻吔。若你想諮詢相關資訊,也許可以聯絡生動盟。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