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玉山行 之 公主的血氧


※ 公主病

……我居然又忘了帶耳塞!

遺忘耳塞有個重要原因:我在山上睡不著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吵,而是公主病──童話《豌豆公主》那種睡不了硬物(硬床)的症頭。躺下後意識已漸昏沈,但隨即被鼾聲喚醒,全身感到鮮明的瘀血感。這種不適是躺越久越嚴重,最後自知再也不可能睡著,我哀怨的裹著棉被下床走出臥房,到外頭餐桌前趴下;那裡很冷清很安靜,直到廚房開始傳來做早點的聲音,大夥兒開始醒來。

於是,週日在東埔山莊這一夜,我完全沒睡。我哭喪著臉跟指導員智勝報備,他苦笑說:

「我知道,我看到了。」

不只他一個人看到了,所有半夜曾離開臥房走動的人都看到了,每個都問我:「你昨晚沒睡?」「你還好嗎?」甚至:「你是昨天問我耳塞那個?我看你昨晚趴在這吔!」

是的,前一天當我想起我沒帶耳塞時,我跟所有人要過耳塞,包括其他房的陌生山友。在接下來的旅途上,當各隊人馬時不時在山路上相遇時,一堆人都對我打招呼說:

「你是沒睡那個吼?」「美女!你是跟我要耳塞那個吼?」「你不是沒睡嗎?身體怎樣?」

每次爬山,都能感到山友的熱情,尤其是這次。至於我身體怎樣呢?其實很好,哀怨感與昏漲感在踏出山屋後就快速消失,越走越舒暢。當大家開始因高海拔出現明顯的喘息症狀時,我從頭到尾都不須用嘴巴呼吸。中午休息時,前輩拿出血氧計好奇的測量週遭的人;測到我時,讀值顯示 92 ──當下唯一一個血氧仍破 90 的人。

※ 血氧計

「難怪你走那麼快都不會喘!」前輩驚訝的說。

由於我因沒睡而出名,大家讓我走最前面(我們是腳程最慢、狀況最不好的走最前),就是在那時被隨行的前輩發現我的好體力。隨後團員們都跟著領隊小謀老師叫我「那個沒睡血氧還九十幾的」,當然,我也就不適合再當領頭羊了。

從塔塔加鞍部的玉山登山口走到排雲山莊,我們共花了 6.5 小時;14:30 一抵達就下起小雨,我們幸運躲過雨神。

排雲山莊在餐後睡前安排了一場玉山地形演講,內容包括玉山雪季小故事、地層擠壓推高後又坍崩而出現的主西峰間低點(就是排雲山莊落腳處)、U 型和 V 型的各種岩層紋裡、和如何爬到峭壁上推下那顆搖搖欲墜的危石。之中除了諸多照片,還秀了 Google Earth 和山友提供的無人機攝影影片,一覽玉山風貌。

最後並介紹提高血氧、緩解高山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腹式呼吸」特殊法──吸氣時壓著一側鼻翼用力吸出聲音,讓氣流急速通過狹道(解說員說這樣才能吸得深?);吸到底憋一秒之後,再緩緩吐氣(可將嘴噘小吐氣);吸吐時間比為 1:4,憋氣與慢吐都是為了讓氧有時間與血紅素結合。注意一切都必須符合腹式呼吸原則:吸氣時腹漲而胸肩不動。解說員現場拿出血氧計夾住我手指,測得我的血氧在「快吸慢吐」式腹式呼吸三下後,立刻從 90 升到 95。(更有其他從七八十升到九十的例子。)

排雲在大家排隊測血氧時斷電了。「WIFI 很耗電。」解說員笑說。

※ 玉山行

疲累累積之至,讓我在豪華的排雲山莊中成功熟睡三小時;之後無法再入睡。早餐過後,我們於清晨 2:30 出發前往玉山主峰頂。這段理應是全程中最陡、最辛勞的路段,但我們以極輕裝上山(不需要的東西可留在排雲),而且領頭羊一路以散步速度行進,我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悠哉與浪漫,尤其黑夜裡人群的頭燈沿著「之」字型碎石坡步道緩緩前行,像極螢火。領隊還特地交代我們可再慢些,因為不願大家在日出前過早抵達,吹冷風細雨。

雖然悠閒,但我有一個危機:我的頭燈太弱(我不知好歹只用了一顆不合它規格的 3V 電池),看不清路;幸而我有七秒記憶,一路我看的都是我前面那位團員前方的路,然後默記到輪我踩踏。也幸好在最後鐵鍊陡區前天光漸現,否則我不踏空都難;而鐵鍊區是玉山步道裡最有趣的,熱愛攀岩拉繩的我總是趴趴趴跳過一關又一關──我一向迷戀這種直覺式認踩點、高速飛躍上升的快感。(……只是下坡時就苦了我的膝關節啦~(淚))

主峰頂上,因天候不佳而毫無視野,除了那道出現數秒、引起歡呼的神來一筆虹。大家在山頂上熱血的唱了校歌,紀念我們這次成功的山行。

※ 我:「我知道我為什麼高血氧了,因為我包包是全團最輕的!」小謀老師(無視):「你高血氧是因為你沒睡。」

東埔的棉被和排雲的睡袋在這氣候下都超熱!所以不用擔心會冷。(但手套沒多帶一雙防水的是失策。在登頂路上,我右手小指一度凍到沒有知覺。)

以下是我的裝備(自備兩中餐):

穿用:
短袖排汗衣 *1
薄排汗長褲 *1
頭巾 *1
遮陽帽 *1
厚棉襪 *1雙
登山鞋 *1雙
排汗內衣 *1
內褲 *1
工作手套 *1雙
袖套 *1雙
登山杖 *1雙

背:
25L 登山包 *1
超大垃圾袋(包包防水內襯) *1
長袖排汗衣 *1
(不標準)快乾紫色毛衣 *1
快乾刷毛外套(fleece) *1
(不標準)快乾彈性厚長褲 *1
厚棉襪 *1雙
內褲 *1
兩截式雨衣褲 *1套
頭燈 *1
哨子 *1
堅果 *1包
能量果凍 *2包
防曬乳 *1罐臉 *1罐身體
護唇膏 *1
防蚊液 *1
牙刷 *1
面紙 *1包
水 *(500+800) mL(結果 800 mL 那罐完全沒喝到)
雨傘 *1
家裡鑰匙 *1串
身份證
健保卡
暖暖包 *2(沒用到)
相機 *1
手機 *1

P.S.
a. 我生平第一次出遠門沒帶錢包(沒現金也沒卡)。
b. 我忘了帶耳塞!(重申)

以下,讓人完全看不出我登過玉山頂的照片們:

東埔山莊前的訪客
(「你說誰是訪客?」)

等候煤山雀芳蹤
(時值較容易近拍的哺育季)

午后

2016年5月13日 星期五

無毒飲食

2016 EWG 農藥殘留量最高名單

看到這種標題的網路文章,我一定跳過,除非作者是林杰樑團隊。你們願意留下來,我很感動。以下是我 N 年來累積的筆記,不是臨時搜尋網路資料胡亂拼湊成的,而是親身體驗到早已內化成我固有的常識。(……連我看到這裡都很想走人。XD)

美國環境工作小組(EWG)整理出的蔬果農藥殘留量排名:
Pesticide Residue Data
這測量的是美國銷售的農產品,包括本土與進口。若本土與進口產品測量值差異太大,則會分兩項排名,例如藍莓和甜豆(snap peas)都分列本土與進口。蔬果在測量前會用常人習慣的食物準備方式處理過,例如都會先清洗、須剝皮的水果會先剝皮,再打碎測量,各種蔬果處理方式記載在美國農業部(USDA)的農藥數據項目(PDP)相關文件中;但沒被記載在該文件中的蔬果(例如奇異果),檢驗單位應是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他們處理方式則通常都是整顆連皮打碎。
(3/1/2020 補充:奇異果處理方式已出現在最新的 PDP 文件中了。)

目前尚未發現有其他國家像美國一樣有每年更新公開的詳細農藥數據。美國販售各國農產品,且多數農產品在世界各地用藥情況相似,故這資料對台灣人而言仍有參考價值。至於台灣常見、但美國沒有的水果呢?也許可參考榮總網頁,它顯示蘋果、草莓、葡萄都是農藥殘留量高的水果,與美國數據吻合;但柑橘不知指的是剝皮前或後,難以與美國數據比較。

紐西蘭是有名的水果輸出國之一,他們也曾研究出農藥殘留量最高的農產品,蘋果、草莓、葡萄仍上榜。

所以,我不吃蘋果、草莓、葡萄、蓮霧。我經常吃芭樂,會常常變更購買店家或攤位,以分散風險;而且台灣的有機芭樂也比其他有機水果容易買到。至於蔬菜,我幾乎都買有機;很愛吃燙青菜,只冷淋苦茶油或有機橄欖油。

(我買有機的初衷不是為了健康……像我這種生性會跳過「無毒飲食」文章的人怎麼會是為了健康?我初衷是為了救地球,早在台灣食安觀念大躍進之前。)

林杰樑說他為了降低農藥攝取,連吃蓮霧都會削皮;但我感覺蓮霧皮太薄了,農藥滲入殘留量應該很多。至於蘋果——過去長住美國,我喜歡連皮吃;自從發現它是農藥殘留最高的水果,我直接戒了,除了會在外婆家跟大家一起吃削好切好的蘋果。在台灣若想買有機蘋果,可能須找進口,便不符降低食物里程原則。(而我有時會買小農種的無毒蘋果。)

你問我有機蔬果有比較好吃嗎?我吃不出來。吃了身體會變健康嗎?我感覺不出來……我 N 年沒感冒了,而且相貌也 N 年沒變(娃娃臉),但這些應該跟吃有機沒有關係。可是我相信地球上有一塊土壤有因為我吃有機而農藥濃度變低。

我一般不吃蛋,因為它也許有抗生素賀爾蒙,母雞多是籠養,而小公雞一孵出就被碾斃。但我有時會吃放山雞雞蛋,因為我看過花田喜事寄來的照片,覺得那些放山雞看起來有點快樂。

我一般不喝牛奶,因為它也許有抗生素賀爾蒙,喝奶量減少到本來沒乳糖不耐症的我都養出不耐症了(喝到會輕微腹瀉)。我只喝三種飲料:水、豆漿、酒。豆漿我也常喝有機(傳貴豆漿)。(雖然傳貴用的是進口有機豆,食物里程高,但我日常是拿豆漿當水喝的程度,飲用量太高,只好選它。)

我不吃生菜,因為有機的可能有寄生蟲,而非有機的有農藥。沸水能溶出蔬菜裡的農藥與硝酸鹽,故蔬菜應煮熟後將水倒掉。所以我也不喝湯,因為湯毒。

林杰樑醫師推廣吃魚油含量高的小型魚種,如秋刀、四破、竹筴、花飛(小型鯖魚),所以魚是我天天自煮自食的生活中唯一會攝取的肉類,因為有機肉類在台灣不好買。但我去餐廳和朋友聚餐時什麼都吃,除了忌辣。

有人問我口味這麼清淡單調,不就享受不到美食之樂?錯了,長期下來,你會被純粹(不含化工成分)的食物養刁了嘴,添加物吃多、或連續多日外食時,會覺得難吃、身體不舒服(我不打誑語)。我每次下廚都是洗菜時就開始興奮流口水的人,不覺得自己曾壓抑食欲。


甘藷龜金花蟲
(有機蔬菜上能熬過冰箱三日之寒的訪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