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群像


[老媽媽](3/28)

夜晚在公園遇到一個家庭,是一對陌生年輕夫婦與他們的四歲兒子。他們欺負兒子的方式完全不像待自家兒子,盡情的挑逗與捉弄,把孩子的鞋藏起來讓他哇哇哭。媽媽帶兒子報復爸爸的手勁也強悍,猛的撲倒爸爸把他鞋奪走讓兒子將鞋拋到樹上~

小夏看得心神嚮往,不明所以的跟他們一塊兒癲狂起來。於是,他們待小夏的方式開始不像待別人家兒子,直接把他抱起來飛高高、放在蹺蹺板一頭天搖地動的搖擺……。最後一家子像疊羅漢一般疊在一起。小夏已經笑瘋到像是進入另一個世界……

——對,他們四人超像一家子。而我這個跑不動的老媽媽像隱形一般沒入公園樹景中,很滿足的觀賞這一切。


[季春] (4/4)

台大校園有個懷舊手壓幫浦,座落於一個小淺池中央。壓水洗手對大人而言還算方便,但對幼兒而言不好操作,因為嬌小的他們幾乎必須踩進淺池裡弄溼鞋襪才能洗到手。

小夏每次經過那,沒有一次全身而退(= 雙鞋全溼的收場)。今天,我做了個新嘗試:直接把他抱起來放在幫浦台之上,讓他攀在高點,一手壓幫浦,另一手洗手。我則坐在旁邊石頭上伸長手臂推著他屁股,避免他摔下來。

也在現場玩的一位陌生小哥哥(四歲半)見狀,也更大膽了些,同樣攀高,且熱切的狂壓幫浦。一開始他們倆本有些小爭執(搶幫浦),但後來合作無間:哥哥主力壓水,小夏一手靠在壓桿上感受哥哥的瘋狂搖擺,一手伸到出水口玩水,笑得春心蕩漾。激情之下,哥哥不小心在出水口轉向小夏腳丫處時壓出巨大水柱,乍時小夏右鞋就全溼了。

小夏腳滑一下,左腳也溼了;小哥哥有默契的(?)同時在青苔石上滑了一下,小磕碰沒溼。這些小事故都不影響他們倆的好心情,膩在一起玩了好久。

小哥哥的媽媽也是個好聊的人,聊到了登山的背娃架,說他們家買了一個,但最後束之高閣XD。之後我們兩個家庭一前一後到小木屋鬆餅吃午餐,小哥哥對於再次見到我們特別興奮。新登場人物還有他家爸爸和弟弟(一歲出頭),那爸爸離開餐桌舉著一個雞塊走過來問我可不可以送小夏吃。見他們友善,我們加入了他們的餐桌。兩家人聊了好一會兒,非常盡興。小哥哥的媽媽還做了一個很妙的評論:

「我家弟弟一定很納悶,第一次見到哥哥對小小孩(指小夏)這麼有耐心~」

(之前玩幫浦,最初孩子發生小衝突、導致兩個大人相互道歉時,他媽曾自介說小哥哥自己有個弟弟,還在學習怎麼跟弟弟相處。)

我覺得台灣育兒環境真的超友善,每次帶小夏出門總是遇到數不盡的好事想記下來。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如何與老嬰分床

對一個從出生起就與媽媽同床的老嬰而言,分床肯定不容易。但當孩子開始會在睡眠中以頭鎚攻擊媽媽時,分床是必要的延命(咦)手段。在此提供我的分床方法。(此文也為了鼓勵想實施母嬰同床輕鬆躺餵、但又怕將來難以分床的新手媽媽。)

我寶寶一直與我同睡大床。他剛滿兩歲時才戒了夜奶;非自發停夜奶的,而是特地訓練的(有經歷過幾次魔鬼般嚎哭的夜晚,所以是在搬離隔間套房後、新家隔音佳的狀況下才戒)。動機主要不是為了他牙齒(他沒蛀牙),而是為了我好眠(嫩嬰時期躺餵可讓媽媽好睡,因為嫩嬰不會亂爬;老嬰則會搖你壓你來索奶)。戒夜奶後有一段好眠日子,甚至睡至深夜他會自己滾到床邊床,與我保持距離。但最近又變得特愛親近我,半夜滾到我身上來安撫自己接覺。

分床方法:買兩個網片,一短(36*36公分)一長(60*28公分),以束線帶(紅色處)紮在一起後,可錯位約兩格的幅度(如上方上下兩圖所示)。長網片另一端用束線帶綁在床邊床Farska欄杆上。就寢時,短網片往床尾折,以露出更寬的通道來牽手(因為我寶寶常要求牽手睡覺)。他睡著後,短網片可便利張開以縮小通道,往下壓卡進兩床縫裡,網片便可固定。

短網片折起

短網片張開插入床縫


觀察過寶寶夜醒,他下意識往我這兒尋來,但被網片擋住了,只得倒頭繼續睡。金屬網片的優點是輕巧有韌性,半夢半醒時無法翻越,撞了也不痛。寶寶清醒時則可自己輕鬆開關網片(能整個打開全收折到床尾),所以他對網片沒有排斥感,以為是我為熱愛開關門的他安裝的新玩具。

Farska床為120公分長,應還可睡很久。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富陽、福州山Q型縱走

從富陽起登,往世界山莊方向走去。右側有個小溝橋可通往福州山公園,然後繞回富陽。

「Q」那一撇指的是我們差點走到世界山莊去,因為有路過山友推薦這段路較平緩,對寶寶較友善。但之後遇到其他山友說:世界山莊極遠,應折返尋回那個沒有路標但通往福州山公園的小溝橋,往那兒走比較實際。

一路上,寶寶靠著山友們的鼓勵往前邁去,包括被某個長青團熱情包圍著喊「你好棒啊」、被譚敦慈小姐(是的,正是林杰樑醫師的遺孀)誇「你真是我見過最厲害的寶寶」、還有向一位和藹的婆婆一連乞食來五顆小番茄。當身邊沒有山友鼓舞時,他會跟我討我的悠遊聯名卡,握在手上,一路念著「嗶嗶、開門」,靠著下山後可以自己嗶卡過捷運站閘門來當作一路前行的動力。

路上自然收獲眾山友們的稱讚(「他怎麼看起來這麼自在」、「他怎麼都不會喘」、「好厲害啊幾歲」)。但我覺得真正道破此行本質的應是某山友對我說的話:

「我覺得你比較厲害,居然有勇氣帶這麼小的小孩爬山。」XD

#2y6m

[出師不利] 在登山口橋上玩,自己頭撞到橋欄,哭鬧了好一陣。害我差點以為今天無法成行了。

 
把姑婆芋當爵士鼓

 
特別喜歡樹根圍成的階梯,來回走了好幾趟。

 
走獨木橋


Page 1 of 1151234567... 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