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頻繁出現的問題,一定有文獻。查了一下英文資料,大約都說每人200 sq ft(相當於5.6坪)以上較合適,每人165 sq ft(相當於4.6坪)以下定義做overcrowding(過度擁擠)。
其實極簡主義的我本是主張房子不須大,觀念來自以前看過的國外八坪森林小木屋家訪、九坪醫生夫婦、和Elon Musk(傳說他只住十坪組合屋?)。但最近看到臉友一篇育兒文,有一點轉念……
他在描述他家有個小火龍幼兒,總是「不要不要」的暴怒。而他推測的幾個因素中,我確實都避開了:
1.「都市居家空間小。」
2.「家裡生活規矩要求多。」
3.「營造故事和遊戲的環境,聆聽和尊重小孩的意見,以說理的方式,和小孩互動。」
我家面積是上述「過度擁擠」定義的三四倍大,不算太小。而我幾乎沒有陪玩過,也鮮少跟小孩說理過……
妙的是,我家這隻(快三歲)的確不是小火龍,是朋友與保姆都稱穩定、好溝通的寶寶。(他半歲前明明被保姆評為「個性很強,媽媽會有點辛苦喔」……)我走的是古老部落育兒方式,像非洲人那樣(咦),家長忙打獵採集,而孩子自己玩自己的。他蹦跳、他敲東西、他玩具撒滿地、他拖著行李箱滿屋嘩啦啦啦的逛,我統統不需要阻止, 因為我家樓下幾樓都沒人(公設),而玩具再亂都還有很大空間可以走路,不礙事。
——所以我沒有需要和他說理的時候。
(不過他在保姆那邊很有榮譽心,一定會把玩具收好。被保姆誇很好溝通,總是很開心,不會因小不如意就哭鬧。)
(我並非完全不陪他,只是沒有陪他玩玩具。我會玩的有:我彈琴他打鼓或跳舞、兩人在床上摔角、一起做早餐這種正事之類。)
我覺得單身育兒比我想像的輕鬆很多,我不太確定原因是什麼(基因加各種因素吧)。不過有條件的話,買一個「完全不用禁止小孩做任何事」的房子,肯定會舒心很多的。
非洲示意圖
0 個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