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

挪威鯖魚

(image source

之前一向遵從林杰樑醫師的指示,專挑魚油價值高且汞含量低的小魚來吃。他的排名表中,秋刀魚第一,「小型鯖魚」第二;而鮭魚體大,位於食物鍊較上層,恐有較高汞含量。

所以,便宜的秋刀魚簡直性價比爆表。但每次都吃牠好膩啊(尤其我還得一次吃三條!(咦)),所以我偶爾會換買魚油價值高、但被林醫師列為危險的鮭魚。

為什麼敢買鮭魚?因為Wikipedia的汞含量表裡,鮭魚最低!(跟林醫師矛盾。[註])

(當然英文版Wikipedia表中不會有秋刀魚。但秋刀魚汞含量超少是肯定的,因為我特地向台灣水產試驗所問過檢驗結果了。)

至於鯖魚,我不太懂林醫師的「小型」定義為何,只好每次都買台灣南方澳的鯖魚,因為那是超市鯖魚裡最小隻的。直到最近全聯推出「線上購」,我逛了一下,發現「挪威鯖魚」這種東西……

Wikipedia表中有很多「mackerel」魚種,汞含量高低不一,讓我很猶豫。查了「挪威鯖魚」的英文,發現牠又被稱作「Atlantic mackerel」,恰好是Wikipedia表中鯖魚裡汞含量最低的!於是我決定相信這個搜索結果,下訂這種比南方澳鯖魚大隻很多的挪威鯖魚。不試還好,一試就——

天啊怎麼這麼好吃!好嫩好肥啊,完全不同於南方澳鯖魚的乾癟。

這……我想我將來很難再回去買南方澳鯖魚了吧……orz


[註] 臉友表示挪威鮭魚部份為養殖,汞含量較低。

2020年2月22日 星期六

租屋生活除噪大全

上一段人生的租屋處

1. 我現在的套房在最高層樓。簽約前,我發現頂樓加壓馬達聲太吵;上頂樓觀察,看見那邊佈滿了各家各戶的加壓馬達,但只有我房東這顆會吵。我查了一下其他馬達的型號,發現它們叫做「靜音馬達」。請求房東換掉巨音馬達後,簽約成功。

2. 入住後,我發現那些馬達們雖然安靜,但運轉時仍造成我天花板振動,擾我清眠。於是我在PTT地方板發文徵求二手巧拼,立刻就徵來一位好心網友送我一疊。將巧拼墊在那些馬達之下以後,問題解決。

3. 對面有個公家機關的大門在夜半仍偶爾開關,鋼柵門滾輪老舊,滑行時會有刺耳嘰嘰聲。我拜訪機關警衛兩次之後,就接到機關主管打來的電話,說過幾天就會換滾輪。之後柵門噪音便消失了,很有效率。(我好奇的是:老柵門勢必嘰叫已久,過去幾年都沒住戶抱怨嗎……?)

4. 頂樓有個水冷機,為一樓店面所屬。頭幾年死寂;某年夏天卻突然運轉起來,低頻噪音擾人。一問之下,他們新聘了一位較怕熱的常駐店員,半夜12點仍須使用冷氣(箱型冷氣運轉須搭配水冷機)。我請求他們避免半夜使用,獲得同意。

再兩年後,水冷機消失了,因為箱型冷氣電費太貴,他們換了新冷氣。

5. 隔壁住過一對情侶,做愛時呻吟聲很大,似乎還有dirty talk。因為食色性也,所以我可以。(?)

以前住佛州村莊時,隔壁做愛時的動作會牽動床板撞擊到我牆壁。連另一側的鄰居都偷偷跟我抱怨了,我這個被撞的(?)居然還是覺得可以。想來我對生物本能非常包容。

6. 我們馬達突然失常,每隔兩秒就運轉兩秒。雖然馬達很安靜,但並非完全無聲;在這種規律的節奏下,我這種音樂性和節奏感超凡的異能者不可能睡得著。何況馬達長時高頻率開關會縮短壽命。

我上頂樓輪流開關各間水管的閥門以進行測試,發現問題出在我隔壁間。於是我敲了那對可愛小情侶的房門,請他們允我進房抓漏。最後幫他們換了馬桶水箱的止水皮,問題解決。

7. 冰箱壞了。房東另買了個二手冰箱給我,壓縮機很吵,我拒絕,請求買新。最後我在市面上有節能標章(也就是有環保局補助)的冰箱裡挑了個最便宜的,說服房東同意。

但問題來了,我發現新冰箱有極微弱的高頻異音,清晰到我移動時還聽得出它在我房內形成的駐波的節點位置。這讓我很煩惱,因為即使叫修,工程師也一定聲稱聽不到高頻異音。我申請過換貨,但另一台同款新冰箱仍如此。

最後東元總部正面回應了,因為遙遠的一方也有其他跟我一樣的異能者聽得到高頻異音。最後他們派工程師來在壓縮機旁的某條管路上包纏電氣膠帶,高頻異音消失。

8. 鄰居A經常忘記帶大門鑰匙,每次都打電話向他隔壁鄰居B求救。B不堪其擾,跟我抱怨過。結果有一天,我也接到A的求救電話了。不知怎的,我好為人師的人格突然唰一聲上線,說了一句:

「你不覺得你應該改掉健忘的習慣,儘量避免麻煩別人嗎?」

從此我手機就再也沒響過了。XD


以上。幸而所有問題都順利解決,動用了一些生活知識與溝通手腕,讓我得以維持優良的生活品質。套房雖小,對我這種極簡主義者(minimalist)卻綽綽有餘(只要房裡有一塊空間讓我練舞就是夠大XD,還附贈了頂樓如此廣闊的晾衣場);尤其就位在我領導的實驗室旁邊,讓我幾乎天天都待在家裡不必上班,因為機動性夠高,若遇緊急事件也來得及出勤應變。

選擇了不必通勤的生活,真是我人生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



2020年2月14日 星期五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想生小孩


[1. 存款]

我每月生活花費大約只有1萬3(含房租)——這已經是我食材幾乎都買有機農產品的結果。極低的消費力導致我每年存款增長量看起來幾乎等於我的年薪。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我想到快速消耗存款的方式——出國旅遊。可是,我這人並不特別憧憬旅遊「地」;從前至今,我最愛的一向是旅「伴」。

所以,為了增加出國旅遊的動機,我打算生一個小孩。(?)


[2. 被溫]

「你穿外套睡午覺,起來時不會冷嗎?」午休後,隔壁的女同學這樣問我。

我:「不會啊,為什麼會冷?」

她指指身上披著的外套,說:「我媽媽叫我睡午覺時要把外套脫下來披著,起來時再穿上,不然起床時會覺得特別冷,容易感冒。」

她好心說著,眼裡對我滿是關愛。她是我國中時最好的朋友,每次全班重排座位時,她總搶著要坐我旁邊。不過自從導師下令要全班集體霸凌我後,她就加入霸凌我的行列了科科~


有次媽媽帶我去阿里山玩。我們沒有車,透早就從中壢出發,轉車好幾趟,幾乎奔波了一整天才抵達阿里山山屋。那時才發現入夜的山上比想像中的冷,尤其山屋簡陋,燈光昏暗,棉被輕薄,關不緊的木窗總竄入冷風和不知名的小蟲。我簌簌的躲在棉被裡,央求媽媽讓我穿毛衣睡覺;但媽媽不肯,說:

「明天天未亮就要起床,氣溫一定很低。你現在穿毛衣睡,起床時就沒多餘的衣服可加,肯定會太冷。」

於是我和媽媽就這樣冷冷的入睡了。第二天冷冷的衝到另一個山頭的觀日台,成功看到這輩子第一個阿里山日出。


很多年以後,我又去了一次阿里山。這次很幸福,有科比把拔開車載我們,而山莊(阿里山閣大飯店)又大又舒服,窗明几淨,棉被又厚又暖。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到銀河。

我覺得,活得不夠久,真的好悲傷,記憶留在窮苦克難的生活裡就入土,見不到更多新奇的事,不知道現在的我們安排旅遊行程,總是查網路,不像媽媽當年總到書店買好多旅遊小冊,電話一通一通的打著問。


我看媽寶板網友常鼓勵失去孩子的孕婦說很快會有下一胎,把孩子生回來。那我可能是要把媽媽生回來吧。


[3. 基因]

其實大部份的時候,我都回答:

「如果小孩剛好跟我一樣愛跳舞,還應允我的邀請,那就遂了我多年想找舞伴的心願了!」


以前,我的鋼琴前有兩張椅子,一張我坐,一張媽媽坐;她總愛就著我的琴音唱歌。現在,我的鋼琴好久沒調音了;我想若我懷孕了,一定得好好調一次音,避免搞砸了胎教。(?)

所以,為了幫鋼琴調音,我得生一個小孩才行。(?)


2020年2月10日 星期一

冬日如何提升睡眠品質

我冬天不蓋棉被,只蓋毯子。


本文有兩大重點:1) 合適的棉被溫度為何? 2) 腳掌冰冷的人如何入睡?

[被溫]

台灣冬暖,蓋棉被容易過熱,導致夜半出汗或掀被。所以我不蓋棉被,而是採多層次蓋法:上面是被套(無內膽),下面是薄毯;這樣遇熱時可方便的掀除一層,自由度高。

以下論述不蓋棉被的理由:

1. 睡眠適宜被溫為31–35 °C,其中以31.7 °C最佳,即偏低比偏高更好,因為人類睡眠時的體溫降低。(所以剛洗完澡、身體暖熱時並不適合入睡,而是該等到澡後一小時、體溫降低時——體溫降低會激發人體想睡的機制。)

2. 獨立筒床墊包覆性較強,故保暖性較高,適合搭配較薄的被子。(我睡獨立筒。)

3. 若被溫在15分鐘變化0.4 °C,人就容易醒來。這就是為何快速升溫的厚被不太好;承第1點,若升到接近你體溫(超過35 °C)也不太好。

4. 若你不想放棄溫暖的棉被,可嘗試下方影片建議,直接伸一隻腳到棉被外,幫助身體降溫,提高睡眠品質。前提是你是暖腳人。(我是冰腳人,不能如法泡製。)



[冷腳]

冷腳難以入睡怎麼辦?先講解答:脫褲子睡。

要讓冷腳升溫,前提有二:1. 大腿夠熱。2. 腳掌環境溫度夠暖。

1. 要讓大腿熱,最好的方法是讓大腿直接接觸棉被,這比隔了一層薄睡褲效果更好。若你不穿睡褲更冷,那可能是你棉被(表布)材質不對,可嘗試多墊一層毯子。(你知道的,我只有毯子,沒有棉被。)

2. 要讓腳掌環境溫度暖,你必須讓大腿分享它的溫度給腳掌。若你穿保暖刷毛褲睡覺,溫度會被鎖在睡褲裡,無法有效讓腳掌附近的被溫快速升溫。

所以,請脫褲。(穿短褲也可。)


之前在PTT看到有人發問「天冷難入睡怎麼辦」,有一個網友推文說:「裸睡,讓你身體直接接觸棉被。好的棉被材質會讓你裸睡更暖。」

當時我心想:這網友真是受神眷顧,年紀輕輕就識得奧義。可惜都沒有其他網友附和他,他的回應被埋沒在眾多我嘗試過卻無用的建議裡。

註:電毯有用,但舒適度明顯不如自己體溫調出來的溫度。(其實我照片那張破毯子就是一個已經故障的電毯~XD)


[枕頭]

枕頭挑選參見這篇


以上,來自一個八年來睡飽飽且從未感冒過的人的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