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馬戲團

2003 年 Honda Accord 廣告


我小時候是林黛玉,不僅體弱多病還多愁善感。葬花這種事我當然幹過;什麼東西都會被我想成很可憐。比如說我發現書店裡《烏龜的婚禮》在我購買之後一本也沒再賣出去(我數過了),便非常同情作者,想著想著就大哭跑走。

小丑也很可憐。不知是不是被小說影響(《兒子的大玩偶》?《順風耳的新香爐》?村上春樹?),從小一直認定馬戲團極苦。

我是對的,也是錯的。他們的辛苦並不單純是悲。眼前是一場默劇謝幕。在一連串令孩子們驚喜的節目後,他站在舞台中間做最後表演;當他雙手往自己胸腔挖去,滿臉痛苦又滿臉笑容的掏出那顆活跳跳的紅心時,我胸口竟也疼了一陣。下一秒,見他把那根本看不見的心臟碎成片片撒向觀眾席,全體觀眾熱烈又誠懇的站起來接捕那意象中翻飛的心花,並且鼓掌不斷。我永遠記得這一幕:臺上臺下,又心疼又心喜的默契。當時的我,只有九歲。

精彩的身段,特技,魔術。當科技越來越發達、電視越來越普及時,第一手接觸的心動,卻越來越淡漠。


「因為牧神古怪複雜的腿型,許多人都以為那是電腦動畫。」飾演牧神的 Doug Jones 如是說。(引用自《羊男的迷宮》官網。)



本文開頭影片是 2003 年 Honda Accord 的電視廣告,當年只在歐陸與澳陸部份地區發表。當它透過網路漸漸流傳到世界各地時,不少人在觀片後的結論是:

「那是電腦動畫。」

然而,上面這句話是錯誤的。廣告裡呈現的,是由實體排出的 Goldberg machine (雜物骨牌)。WikipediaSnopes(國外版網路追追追)都記述了拍攝細節;另外還有幕後花絮影片可供鑑賞。

這篇文章,不是為了點出許多人缺乏科學求證態度而妄下斷語,而是為了紀錄:當今人類,習慣將眼中的一切過度科學化。許多現象,都因為今日世界花俏的科技背景,被認為必定能夠發生,並且不費吹灰之時之力;又因媒體發達而被一再複製重播。於是,不被珍惜。

「我不喜歡看魔術。那都是假的。」當有人這麼跟我說時,我嘗試揣摩她的意思。她是指:當電視出現魔術節目時,她會轉臺?還是指:當一個人來到她跟前表演魔術時,她會不屑一顧轉頭就走?

你真的見過一個朋友在你面前表演,卻感受不到任何眼前玫瑰從無到有的心狂?

這些東西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是為了讓你哭,讓你笑;讓你在歎服骨牌接續倒下之際,憶起工作人員當初躡手躡腳的小心翼翼;讓你在幻想默劇演員前方的隱形門之際,憶起他胸腔裡為藝術跳動的心臟。而不是為了換你一句「電腦動畫」、「假的」、「早就看過了」,就此抹煞當今人類僅存的一丁點互動的默契。




註:魔術,默劇,或其他特技,發展百千年已成就許多成熟的技術,經今人一用再用。這些重複出現的技巧(trick)珍貴之處不只是技巧行使時的熟練度,更有「程序」(routine)主導整體表演的精彩度;創新能力尤其常出現在程序設計裡,換句話說就是「劇情」設計。人都會哭會笑,會跑會跳,但不能飛;編排起來卻可以成就萬般人生。

下面這場魔術是我個人相當喜歡的表演,以幾個很簡單的技巧織構出精彩的程序,使魔術呈現驚人的效果。(「簡單的技巧」是專家說的。我根本不懂的。XD)

劉謙私下隨手玩牌
---
 〈安知魚之樂〉。反思:噱頭?真假?什麼時候該冷靜該懷疑?什麼時候該敞開胸懷單純的享受、任表演者牽動你的心緒?

1 則留言:

  1. 去年底,劉謙在網誌上詢問大家希望在春晚節目中看到什麼魔術。在 3000 多個迴響中,有一個是姆奈的留言,述說希望看到像「劉謙私下隨手玩牌」的表演。然後,劉謙真的在春晚(影片)表演了類似的牌技。我看得很開心——雖然他的動機未必是來自我那淹沒於留言海裡的短短幾句。(不過看著自己以正體字書寫的留言還是有莫名的驕傲。XD)

    春晚上的牌技節奏不似「隨手玩牌」影片般行雲流水,也許是為顧及廣大觀眾群。曾經我將某支步調快速的魔術影片秀給朋友看,她觀賞完後傻了傻,問:「……他在幹麻?」很明顯的她眼睛跟不上。

    昨天除夕夜與朋友們圍爐,氣氛真好。席間我們聊到太陽劇團與學校(FSU)學生的業餘表演,我說:「就我所看到的那兩場表演而言,我喜歡學生馬戲團勝於太陽劇團。」當初太陽劇團巡迴時我訂票之積極啊——說來也是受劉謙所惑XD(見劉謙推薦文)。可我看完表演後稍有失落感;雖精緻無誤,但也許各項限制(巡迴表演戲目尋常、小城表演廳場地配合度不夠……)使得震撼力降低了,演員們離我都好遠,打不到我心裡。

    可是,我至今記得學生馬戲團那個粗陋、混著泥土乾草味的大帳篷,主持人豐沛有力卻帶了點生澀的嗓音,演員們年輕美好的肢體,翻轉中的飛人俐落有致的身段,攀繩旋舞的仙兒回眸向我們嫣然一笑,演員失誤時觀眾的驚呼與加油掌聲……

    這一切氛圍渾然的互動,一直都是我的癮,永遠戒不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