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
首先我在 IMDb 偶然留意到影劇類別「Best Friend」,點進去後發現我熟悉的 House 在名單之中。但其上有另一部戲分數更為耀眼。猶豫,因為當年我對 Saving Private Ryan 無感。可是不行,要我忽視一部公認的男人友誼佳作將讓我夜夜難眠。
於是我開始接觸這部影集 Band of Brothers(諾曼第大空降)。第一集新訓精彩幽默的展開。第二集即登諾曼第進入戰役。明快的節奏下卻有足夠厚實的鋪陳;我只認識你們一集,卻在第二集一開始就心痛得食不下嚥(我都邊吃飯邊看電視)。墜落中的、著火中的無數飛機間飄下無數降落傘,滿天無邊無際。我哭得數度按下暫停。
我發現,我原來喜歡聽老兵的聲音。
曾經與一位西點軍校的軍官(lieutenant)共事。他年輕英俊挺拔,剛離開伊拉克,來我們實驗室做研究。他少談戰事,也許因為知道我不能接受;他提及鎮壓行動時總帶著英銳激進的口吻,我聽了就骨子裡打顫抗議。
Band of Brothers 裡每集片頭都有老兵的自白,嗓音滄桑卻溫暖。一開始,我對他們只有「去過諾曼第的一些老兵」這種未經深思的認知。一集一集過去,他們在自白裡提到了劇中人物的名字;他們不只是「一些老兵」,他們就是劇中人,而且是主角群,可是我仍然一個也無法對應識別。一直到最後一集末,字幕才在他們自白時打出每個人的名字,長達十集一年的戰事猛然沈厚的落在這些名字之上,卻又瞬間化為雲淡風輕。
每集一開頭,就回憶式的道盡心路。這種反向手法相當成功,自白的後座力強烈渲漫觀眾之後的觀影情緒。例如某集開頭一位老軍官說:「那裡,每個人同樣恐懼。唯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恐懼的當頭能同時思考,而我是其中一個。」 於是之後你看向戰場某個孩子,那麼年輕,卻表現得鎮定自如,可你忍不住心疼他強壓於內的不安。又例如另一批新兵湧向前線替代傷亡士兵時,看著那群老鳥嘴臉驕傲輕浮的對菜鳥下馬威,你再度想起片頭老人的自白:
「我們的確不喜歡那些新兵,因為他們的出現,代表又有一群優秀的孩子將在戰場上喪命。」
我不確定從前我為何對 Saving Private Ryan 無感。年紀尚輕?抑或其他因素?我是路痴;我沒有軍事常識;我還會突然患上面孔失認症,對一群穿著一樣軍服奔跑的短髮大頭兵(而且演員都長得一樣帥)失去鑑別能力。尤其當他倒地,我必須更努力思考這死的是誰,因為從汙損的臉孔辨認屍體是難上加難。
但我走過來了。Band of Brothers 情節飽滿的推展,各人物個性鮮明,輕易的就帶了我馳騁。
雖然精彩,但一連十集的戰爭會不會讓觀眾疲憊?這部戲主打 Winters 該角色的視野,提供完整的調性。然而其中多集更換了菜色:戰事持續進行,但改變角色視野,於是帶來相異的調性刺激。例如有集我叫它「醫兵 Online Game」:你追著一個醫兵角色走,他想找一把剪刀,一個狐洞一個狐洞(foxhole)的問下去,卻沒有結果(我真是心有戚戚,雖然我在實驗室瘋狂找剪刀只是為了修復線路,而醫兵找剪刀是為了修復人命);他得到的是更多其他任務,譬如有兵回答他「沒有剪刀,不過另一個狐洞的 A 兄一直咳不停」,或說「沒有剪刀,不過你有沒有看到 B 軍官? C 在找他」,或說「剪刀?我拿剪刀能幹麻?不過另一個狐洞的 D 兄好像掉了東西」(……這「東西」又是一個謎題啊!)。
像是幽默的一集,但這集末卻是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我該打住了,避免透漏重要劇情。可是能不能讓我提提結局?那一幕,美軍接收一批降軍;轉交之前,降軍的德國軍官向他手下的兵做最後談話。這短短的演講明明是面對德兵,可是畫面裡,你完全可以理解那幾個旁聽的美軍如何受感,如何有那樣錯綜複雜又轉為悠遠的神情。尤其當我聽到「... among brothers... of shared foxholes...」,我立刻眼淚潰堤不能自已,腦海裡盡是畫面:醫兵奔波於狐洞間,雪夜守於狐洞裡的同袍們緊挨著低聲笑語,從狐洞看出去、讓彈雨澆成火海的樹林,狐洞內外同袍的哀號與血,焦灼卻溼紅的擁抱與吶喊……
之後,「shared foxholes」就變成我的關鍵字,每次想到每次鼻酸。
最後,讓我向 Major Winters 致敬。因為每人特色明顯,這部戲眾角各有影迷,例如冷靜的神射手 Shifty,例如豪爽的 Bull。而我,在每一部熱血鉅作裡(無論動畫漫畫電影),從沒一次能免俗的不以第一主角為心目首選。Winters,溫文儒雅,場上驍勇善謀,底裡仁慈,這樣糾纏的矛盾也從未壞他思路,依舊精準果敢。他對 Easy Company 滿滿的掛念……
我儘量把這篇心得推薦寫得可愛、小女兒些,因為這部影集連女生都不該錯過。
正好最近看了兩本講述對日抗戰到國共內戰時期的書
回覆刪除齊邦媛的「巨流河」與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
那些在戰火中轉瞬即逝的花樣年華
不論是甚麼顏色的皮膚
都一樣令人愀心....